《中国艺术红木》2016.12创刊号
《中国艺术红木》2016.12创刊号
国际化热潮下的红木“众生相”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18-02-27 收藏此页

近五年中国红木家具国际化的路径

2018年1月10日-14日

 

美国洛杉矶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国家展之首届当代中国经典红木家具展”举行,东莞国寿红木、深圳泰和园、东阳明堂红木、东阳卓木王、江西鲁班木艺、中山红宝轩亮相为中国红木代言。

2017年11月8日

 

特朗普在当选美国总统1周年之际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选择在故宫宝蕴楼迎接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两国元首夫妇互致问候,亲切寒暄,共同步入宝蕴楼落座茶叙,四人落坐的家具是四把扇形面南官帽椅。

2017年10月31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钓鱼台养源斋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中俄总理第二十二次定期会晤的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梅德韦杰夫总理是十九大后首位来华访问的外国领导人,见证这次重要外交事件的同样是红木家具

2017年9月3日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省厦门市启幕,主会场使用的红木会议桌受到全球的瞩目。

2017年1月11日—15日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深圳泰和园董事长邵湘文、东莞国寿红木董事长陈国寿受邀参加美国洛杉矶艺术博览会中国国家展,红木家具大作引爆美国洛杉矶,众多好莱坞名流前来围观。

2016年9月4日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G20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在G20会议场,直径21米的领导人大圆桌恢宏大气,各国元首座椅采用经典的“皇宫圈椅”造型,中国文化、东方美学闪耀世界。

2016年6月12日

李克强总理在颐和园接待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一处充满浓郁中国特色的会议室内进行座谈。

2014年11月11日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红木家具大放异彩,引发世界各国的关注与主流媒体的热议。

2014年11月9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三位政要夫人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在首都博物馆的戏楼内,彭丽媛和几位政要夫人坐在红木圈椅上,近距离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2014年9月12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时,向拉赫蒙总统赠送了一把明式交椅。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国际化是近几年中国红木家具产业发展的关键词,红木人对国际化的渴望日趋激烈。从红木家具成为国礼、成为接待外国政要的主要家具、成为国外大型拍卖会的常客,到红木家具企业选择去国外投资建厂、参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红木人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

显然,红木家具频繁亮相国际政商舞台,已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新名片,影响力越来越大。

红木家具是中国优秀文化艺术的结晶,“中国的”是红木家具在整个世界品类里最显著的烙印。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里,社会上曾经掀起了一股红木家具购买热、收藏热,红木家具开始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有少量红木家具通过香港转口贸易到美国、欧洲等其他国家。而在此之前,红木家具一直以国内销售为主。可是由于当时经济、文化各种因素影响,我国红木家具产业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都相当的有限,更谈不上国际的舆论话语权。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规划了我国对外文化工作的宏伟蓝图,为红木家具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某种契机。这两年,中央“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将红木家具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的承载推向国际化发展的前沿,无疑,这是一个全新的定位。在中国与世界互动之频繁、交流之密切、融合之深刻前所未有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化”虽然仅是三个字,却意义重大。红木家具能够抓住外交国事访问、国际拍卖,以及APEC峰会、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大型国际活动的契机,这是我们争取来的结果,既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生机勃勃的艺术创作,拉近了中国文化与世界的距离。

国际社会上掀起的“中国热”可以说久热不减,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希望学习中国文化、认知东方文明。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东莞国寿红木董事长陈国寿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外国很多设计师都吸收明式家具的精髓,创造了一系列有名的、带着鲜明特色的当代家具。不仅如此,在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家具(红木雕刻)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中,来自法国的GuilhemBouissou(中文名:彦枫)获得了该竞赛浙江东阳赛区选拔赛企业组“特别奖”。

红木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艺术形式。

当然,对于中国文化、红木文化理解最透彻的,应该是中国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红木家具肩负着“中国文化名片”的责任担当,作为参与者的我们,有责任传承中国文化和红木工艺,深入挖掘这里面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创造出符合这个时代特色的红木家具,从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传播中国声音,提升在国际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红木文化的魅力

第22届美国览洛杉矶艺术博会中国国家展,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作品赏析:

《国寿椅》 
《国寿椅》

新明式代表作《国寿椅》为东莞国寿红木董事长陈国寿原创设计,为陈国寿对新明式之思考。基于明式,采用弧形粽角榫、凹面线、霸王枨、如意云纹等明式元素设计。延伸明式,预留可放软装的空间,更强调舒适感和功能性,端庄沉穆之余兼具清雅空灵之文人气质,为新明式红木家具典范。

《当代君子竹节椅》 
《当代君子竹节椅》

由深圳泰和园董事长邵湘文亲自设计并监制《当代君子竹节椅》,取材名贵紫檀,采用传统工艺,历时三年、十易其稿精制而成。整体造型延续南官帽椅风格,结构清新、线条流畅,在工艺上师法竹子的自然形态,以竹节形式、表现设计上的创新和艺理。邵湘文坦言,“当代君子”竹节椅的核心理念在于拟态自然,集儒释道之大成,将竹文化和传统君子精神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与当代人文理念紧密结合。 

《中国艺术红木》2016.12创刊号
《中国艺术红木》2016.12创刊号
国际化热潮下的红木“众生相”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18-02-27 收藏此页

近五年中国红木家具国际化的路径

2018年1月10日-14日

 

美国洛杉矶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国家展之首届当代中国经典红木家具展”举行,东莞国寿红木、深圳泰和园、东阳明堂红木、东阳卓木王、江西鲁班木艺、中山红宝轩亮相为中国红木代言。

2017年11月8日

 

特朗普在当选美国总统1周年之际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选择在故宫宝蕴楼迎接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两国元首夫妇互致问候,亲切寒暄,共同步入宝蕴楼落座茶叙,四人落坐的家具是四把扇形面南官帽椅。

2017年10月31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钓鱼台养源斋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中俄总理第二十二次定期会晤的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梅德韦杰夫总理是十九大后首位来华访问的外国领导人,见证这次重要外交事件的同样是红木家具

2017年9月3日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省厦门市启幕,主会场使用的红木会议桌受到全球的瞩目。

2017年1月11日—15日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深圳泰和园董事长邵湘文、东莞国寿红木董事长陈国寿受邀参加美国洛杉矶艺术博览会中国国家展,红木家具大作引爆美国洛杉矶,众多好莱坞名流前来围观。

2016年9月4日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G20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在G20会议场,直径21米的领导人大圆桌恢宏大气,各国元首座椅采用经典的“皇宫圈椅”造型,中国文化、东方美学闪耀世界。

2016年6月12日

李克强总理在颐和园接待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一处充满浓郁中国特色的会议室内进行座谈。

2014年11月11日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红木家具大放异彩,引发世界各国的关注与主流媒体的热议。

2014年11月9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三位政要夫人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在首都博物馆的戏楼内,彭丽媛和几位政要夫人坐在红木圈椅上,近距离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2014年9月12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时,向拉赫蒙总统赠送了一把明式交椅。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国际化是近几年中国红木家具产业发展的关键词,红木人对国际化的渴望日趋激烈。从红木家具成为国礼、成为接待外国政要的主要家具、成为国外大型拍卖会的常客,到红木家具企业选择去国外投资建厂、参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红木人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

显然,红木家具频繁亮相国际政商舞台,已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新名片,影响力越来越大。

红木家具是中国优秀文化艺术的结晶,“中国的”是红木家具在整个世界品类里最显著的烙印。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里,社会上曾经掀起了一股红木家具购买热、收藏热,红木家具开始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有少量红木家具通过香港转口贸易到美国、欧洲等其他国家。而在此之前,红木家具一直以国内销售为主。可是由于当时经济、文化各种因素影响,我国红木家具产业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都相当的有限,更谈不上国际的舆论话语权。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规划了我国对外文化工作的宏伟蓝图,为红木家具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某种契机。这两年,中央“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将红木家具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的承载推向国际化发展的前沿,无疑,这是一个全新的定位。在中国与世界互动之频繁、交流之密切、融合之深刻前所未有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化”虽然仅是三个字,却意义重大。红木家具能够抓住外交国事访问、国际拍卖,以及APEC峰会、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大型国际活动的契机,这是我们争取来的结果,既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生机勃勃的艺术创作,拉近了中国文化与世界的距离。

国际社会上掀起的“中国热”可以说久热不减,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希望学习中国文化、认知东方文明。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东莞国寿红木董事长陈国寿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外国很多设计师都吸收明式家具的精髓,创造了一系列有名的、带着鲜明特色的当代家具。不仅如此,在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家具(红木雕刻)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中,来自法国的GuilhemBouissou(中文名:彦枫)获得了该竞赛浙江东阳赛区选拔赛企业组“特别奖”。

红木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艺术形式。

当然,对于中国文化、红木文化理解最透彻的,应该是中国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红木家具肩负着“中国文化名片”的责任担当,作为参与者的我们,有责任传承中国文化和红木工艺,深入挖掘这里面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创造出符合这个时代特色的红木家具,从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传播中国声音,提升在国际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红木文化的魅力

第22届美国览洛杉矶艺术博会中国国家展,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作品赏析:

《国寿椅》 
《国寿椅》

新明式代表作《国寿椅》为东莞国寿红木董事长陈国寿原创设计,为陈国寿对新明式之思考。基于明式,采用弧形粽角榫、凹面线、霸王枨、如意云纹等明式元素设计。延伸明式,预留可放软装的空间,更强调舒适感和功能性,端庄沉穆之余兼具清雅空灵之文人气质,为新明式红木家具典范。

《当代君子竹节椅》 
《当代君子竹节椅》

由深圳泰和园董事长邵湘文亲自设计并监制《当代君子竹节椅》,取材名贵紫檀,采用传统工艺,历时三年、十易其稿精制而成。整体造型延续南官帽椅风格,结构清新、线条流畅,在工艺上师法竹子的自然形态,以竹节形式、表现设计上的创新和艺理。邵湘文坦言,“当代君子”竹节椅的核心理念在于拟态自然,集儒释道之大成,将竹文化和传统君子精神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与当代人文理念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