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红木》2016.12创刊号
《中国艺术红木》2016.12创刊号
“国际范”的红木家具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18-02-27 收藏此页

中国红木家具产业正在享受国际化布局带来的红利,从此前的个体性试探,到集体性的淘金,红木家具企业“走出去”的时机正在不断成熟。在这当中,对外输出的不仅仅是经济,还包括价值观,这背后是绵延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业内人士称,国际化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遇到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两个,既要面对国际市场的诱惑,又要面临来自海内外的全方位的竞争压力。产品竞争力不够强可能是当前红木家具国际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现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怎样的红木家具能够“上得了国际台面”,迎合国际市场需求。

第一,深耕中国文化源头

从某种意义来说,红木家具是立体的中国历史,在这一点上,很多人的想法应该是一样的。在红木家具当中不仅可以领略其珍贵用材、精细做工与独有风格,同时,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交融。

国寿红木《宋韵四出头梳背椅》
国寿红木《宋韵四出头梳背椅》

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原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曹静楼认为,红木家具的价值有三点:一是艺术价值,艺术价值包含了文化价值;二是工艺价值,包括传统工艺文化价值;三是材料价值,主要体现在材料的颜色、木纹等方面的选择与搭配,以及材料运用上。从现实角度看,艺术价值、工艺价值是红木家具区别于其他家具的本质价值,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属于文化范畴的东西。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京南也指出,红木家具的传承不是没有灵魂的模仿,底线在于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不是粗浅的认知,而是从基础抓起,全面而深入地学习、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因此,红木家具要修炼国际范,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站在老祖宗留下的家具文化遗存和中国历史文明的基础上,遵循最本真的文化内涵进行当代艺术创作,让红木家具在历史与现代的发展和进步中延续。也只有这样的红木家具,才会被国际市场接受。

泰和园《松鹤延年茶台》
泰和园《松鹤延年茶台》

第二,把握品质核心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深圳泰和园董事长邵湘文认为,优秀红木家具必须具有三个要素:传承中国文化、具备时代精神、消费者喜欢,是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符合人体工程学,代表着精致生活方式的家具。

红木家具要让消费者喜欢,除了要主动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精神,认同产品背后所传达的故事,还要将内容品质标准化。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东阳明堂红木总经理张向荣说:“红木家具总有一天能像华为手机一样走向世界,并被世界认可。”我们知道,品质是华为手机的国际通行证,每一件华为产品都在华为大规模可靠性的实验室经历过各种极限场景的测验,用来保证质量。正是这些慢工、细活、严格、严苛的质量体系标准,才让华为成为业界标杆,走向世界,同时,满足海外各个国家对“质量就是零缺陷”的要求和挑战。

明堂红木《首席椅》
明堂红木《首席椅》

近几年,红木家具主动拥抱国际化的例子开始增多,但是无一例外都具备高标品质。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中山东成红木董事长张锡复一直强调:“产品即人品,品质就是信誉。”不可否认,国际市场很大,但假冒伪劣、以次充好,既破坏了市场的“游戏规则”,也影响了“中国制造”的形象。

由此,红木家具要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不要追求一时的热闹和繁华,而应该追求的是耐得住寂寞,不断修炼产品的内在品质,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凝聚更强的爆发力。

卓木王《中国梦和谐宝座》
卓木王《中国梦和谐宝座》

第三,具备创新产品的原创力

红木家具立足国际市场,“设计”这个话题无疑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目前的情况是,有的红木家具一味求新,为了讨好消费者审美情趣而设计,还有的红木家具延续老路,套用、模仿经典家具元素,重新包装并推出市场时便说是新品。

东莞戴为红木总裁戴爱国强调,好的设计产品要经过时间的沉淀,而不是马上就能为人接受。但是现在的社会太浮躁了,有的红木家具企业并非愿意花长时间去做一件产品,他们想要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设计原创力的缺失,体现在产品多属于模仿性质,缺乏独特性和竞争力,于消费者而言得到的也只是普通的使用价值,这无疑让红木家具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鲁班木艺《四平卷珠足长桌》
鲁班木艺《四平卷珠足长桌》

可以这么理解,设计原创力是一种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对现实的理解能力,“设计必须关注生活行为。”原亚洲家具联合会会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作新说,“所谓的生活行为,包含传统习俗、社会规范、文化礼仪和人的价值观。”同时,设计界也有句话叫做“设计的初衷就是永恒的创新”,中山家具商会会长、红古轩总经理吴赤宇认为,创新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通过创新设计出一种服务于现代生活的红木家具应该是我们的目标。

鲁班木艺《背板云纹开光南官帽椅》
鲁班木艺《背板云纹开光南官帽椅》

设计原创力是一种无形力量,它能够赋予红木家具新鲜而旺盛的创作活力,使之在国际化探索过程中不断累积优势,不断接近目标然后不断超越。而红木家具的发展其实是一个“变”的过程,这预示着在接下来围绕红木家具国际化的漫长博弈中,更具有创新意识和原创力的红木家具将逐渐占据上风。

鲁班木艺《扇形南官帽椅》
鲁班木艺《扇形南官帽椅》

第四,具有国际化需求满足能力

学者们认为,没有核心能力的产品就像水面的浮萍,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向着任何一个方向调整都是可能的。但是,转向任何一个方向,如果没有强大的根基支撑,都难以长成参天大树。那么,红木家具走出去,和国外家具的竞争就是高手过招,越发要建立自己的优势。在当前国际市场上,红木家具已经逐渐流行,可是在这一融入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里,红木家具曾出口到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国家,但更多地出现在华人聚居的地方,消费群体主要还是中国人。而到了今天,外国朋友虽然对红木家具的好感度有所提升,也主要集中在一些国外收藏家和设计师中,大众对红木家具的接受度还是很低。

红宝轩《大明雅韵·辉煌腾达官帽椅》
红宝轩《大明雅韵·辉煌腾达官帽椅》

红木家具要在国际市场上“吃得开”,还需要解决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产品要具有国际化需求满足能力。如果有那么一天,红木家具能够像今天的美式家具、欧式家具、日式家具那般渗入中国家庭一样,真正为外国人喜欢与接受,成为他们家居环境中的一部分。到那时候,红木家具才可以说真正地实现了国际化。

红木家具这艘大船正在国际市场中扬帆启航,但是,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国际化,而是要把它放在整个红木家具产业链发展中系统地理解。因为我们不只是要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红木家具推向世界,关键的是,要让世界认可并享受“中国制造”。

《中国艺术红木》2016.12创刊号
《中国艺术红木》2016.12创刊号
“国际范”的红木家具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18-02-27 收藏此页

中国红木家具产业正在享受国际化布局带来的红利,从此前的个体性试探,到集体性的淘金,红木家具企业“走出去”的时机正在不断成熟。在这当中,对外输出的不仅仅是经济,还包括价值观,这背后是绵延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业内人士称,国际化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遇到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两个,既要面对国际市场的诱惑,又要面临来自海内外的全方位的竞争压力。产品竞争力不够强可能是当前红木家具国际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现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怎样的红木家具能够“上得了国际台面”,迎合国际市场需求。

第一,深耕中国文化源头

从某种意义来说,红木家具是立体的中国历史,在这一点上,很多人的想法应该是一样的。在红木家具当中不仅可以领略其珍贵用材、精细做工与独有风格,同时,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交融。

国寿红木《宋韵四出头梳背椅》
国寿红木《宋韵四出头梳背椅》

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原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曹静楼认为,红木家具的价值有三点:一是艺术价值,艺术价值包含了文化价值;二是工艺价值,包括传统工艺文化价值;三是材料价值,主要体现在材料的颜色、木纹等方面的选择与搭配,以及材料运用上。从现实角度看,艺术价值、工艺价值是红木家具区别于其他家具的本质价值,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属于文化范畴的东西。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京南也指出,红木家具的传承不是没有灵魂的模仿,底线在于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不是粗浅的认知,而是从基础抓起,全面而深入地学习、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因此,红木家具要修炼国际范,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站在老祖宗留下的家具文化遗存和中国历史文明的基础上,遵循最本真的文化内涵进行当代艺术创作,让红木家具在历史与现代的发展和进步中延续。也只有这样的红木家具,才会被国际市场接受。

泰和园《松鹤延年茶台》
泰和园《松鹤延年茶台》

第二,把握品质核心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深圳泰和园董事长邵湘文认为,优秀红木家具必须具有三个要素:传承中国文化、具备时代精神、消费者喜欢,是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符合人体工程学,代表着精致生活方式的家具。

红木家具要让消费者喜欢,除了要主动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精神,认同产品背后所传达的故事,还要将内容品质标准化。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东阳明堂红木总经理张向荣说:“红木家具总有一天能像华为手机一样走向世界,并被世界认可。”我们知道,品质是华为手机的国际通行证,每一件华为产品都在华为大规模可靠性的实验室经历过各种极限场景的测验,用来保证质量。正是这些慢工、细活、严格、严苛的质量体系标准,才让华为成为业界标杆,走向世界,同时,满足海外各个国家对“质量就是零缺陷”的要求和挑战。

明堂红木《首席椅》
明堂红木《首席椅》

近几年,红木家具主动拥抱国际化的例子开始增多,但是无一例外都具备高标品质。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中山东成红木董事长张锡复一直强调:“产品即人品,品质就是信誉。”不可否认,国际市场很大,但假冒伪劣、以次充好,既破坏了市场的“游戏规则”,也影响了“中国制造”的形象。

由此,红木家具要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不要追求一时的热闹和繁华,而应该追求的是耐得住寂寞,不断修炼产品的内在品质,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凝聚更强的爆发力。

卓木王《中国梦和谐宝座》
卓木王《中国梦和谐宝座》

第三,具备创新产品的原创力

红木家具立足国际市场,“设计”这个话题无疑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目前的情况是,有的红木家具一味求新,为了讨好消费者审美情趣而设计,还有的红木家具延续老路,套用、模仿经典家具元素,重新包装并推出市场时便说是新品。

东莞戴为红木总裁戴爱国强调,好的设计产品要经过时间的沉淀,而不是马上就能为人接受。但是现在的社会太浮躁了,有的红木家具企业并非愿意花长时间去做一件产品,他们想要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设计原创力的缺失,体现在产品多属于模仿性质,缺乏独特性和竞争力,于消费者而言得到的也只是普通的使用价值,这无疑让红木家具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鲁班木艺《四平卷珠足长桌》
鲁班木艺《四平卷珠足长桌》

可以这么理解,设计原创力是一种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对现实的理解能力,“设计必须关注生活行为。”原亚洲家具联合会会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作新说,“所谓的生活行为,包含传统习俗、社会规范、文化礼仪和人的价值观。”同时,设计界也有句话叫做“设计的初衷就是永恒的创新”,中山家具商会会长、红古轩总经理吴赤宇认为,创新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通过创新设计出一种服务于现代生活的红木家具应该是我们的目标。

鲁班木艺《背板云纹开光南官帽椅》
鲁班木艺《背板云纹开光南官帽椅》

设计原创力是一种无形力量,它能够赋予红木家具新鲜而旺盛的创作活力,使之在国际化探索过程中不断累积优势,不断接近目标然后不断超越。而红木家具的发展其实是一个“变”的过程,这预示着在接下来围绕红木家具国际化的漫长博弈中,更具有创新意识和原创力的红木家具将逐渐占据上风。

鲁班木艺《扇形南官帽椅》
鲁班木艺《扇形南官帽椅》

第四,具有国际化需求满足能力

学者们认为,没有核心能力的产品就像水面的浮萍,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向着任何一个方向调整都是可能的。但是,转向任何一个方向,如果没有强大的根基支撑,都难以长成参天大树。那么,红木家具走出去,和国外家具的竞争就是高手过招,越发要建立自己的优势。在当前国际市场上,红木家具已经逐渐流行,可是在这一融入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里,红木家具曾出口到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国家,但更多地出现在华人聚居的地方,消费群体主要还是中国人。而到了今天,外国朋友虽然对红木家具的好感度有所提升,也主要集中在一些国外收藏家和设计师中,大众对红木家具的接受度还是很低。

红宝轩《大明雅韵·辉煌腾达官帽椅》
红宝轩《大明雅韵·辉煌腾达官帽椅》

红木家具要在国际市场上“吃得开”,还需要解决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产品要具有国际化需求满足能力。如果有那么一天,红木家具能够像今天的美式家具、欧式家具、日式家具那般渗入中国家庭一样,真正为外国人喜欢与接受,成为他们家居环境中的一部分。到那时候,红木家具才可以说真正地实现了国际化。

红木家具这艘大船正在国际市场中扬帆启航,但是,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国际化,而是要把它放在整个红木家具产业链发展中系统地理解。因为我们不只是要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红木家具推向世界,关键的是,要让世界认可并享受“中国制造”。